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是中国石油学会重点培育的高端学术品牌,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TAC),历经33年逐步发展成了我国天然气工业最活跃的学术交流平台,最权威的行业信息平台,最重要的成果展示平台,对推动我国天然气工业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非常积极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回顾了作者自2009年以来在年会上所做的13场报告,将实践作为学术研究素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要涉及缝洞型碳酸盐岩和深层高压气藏的试井解释、动态储量评价、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物质平衡等气藏工程问题。以这些文章为基础,陆续出版了《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及应用》(2012/2015)、《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动态描述技术》(2019/2020)、《气藏动态描述和试井》(2020/2021)、《深层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技术》(2021/2023)等受广大读者欢迎的著作。
中国石油学会第三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暨2009年天然气学术年会于10月21-23日在成都百花园乡村酒店隆重召开,优选出60篇论文在三个分会场进行了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2篇。这是我在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上的首秀,在开发分会场做了《塔中Ⅰ号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动态描述技术》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从此以后,一直参加这一盛会,从未间断过。
论文摘要如下:塔中Ⅰ号气田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生产过程井筒中油气水三相或油气两相并存。针对此特点,建立了静压、流压梯度测试数据约束的井底流压数据折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率先提出并建立了短期试井数据与相对长期的试采数据相结合对此类油气藏进行动态描述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试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能够正确识别地层参数、准确的计算单井动态储量的大小,为试采及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于9月1-2日在上海市召开,共有32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分成地质勘探、开发与开采、钻井与集输3个分会场共计交流了79个分会场报告。在开发分会场做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气井气藏动态描述技术及实例分析》的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2010-2015年未设1/2/3等奖,均为优秀论文)。此文是2009年工作的延申和扩展。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于9月20-23日在青岛市召开,共有32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在开发分会场做了《非均质气藏物质平衡及其应用》的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 论文摘要如下:传统的物质平衡方法将整个气藏当作一个容器,完全忽略了地层的非均质性以及渗流阻力。针对区域非均质气藏特征,建立“具有补给的物质平衡方程及动态预测方法”,揭示了压力、产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建立“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及动态预测法”,揭示了压力、产量随时间变化规律;针对垂向非均质气藏特征,建立“2层物质平衡方程”,揭示压力、产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9月18-19日在长沙市召开,共有近30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在开发分会场做了《塔中复杂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方法》的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 论文摘要如下:以苏里格低渗气藏、大庆新疆火山岩、库车异常高压等为代表的复杂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强、流动机理复杂等特点,传统的单井\气藏储量评价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给出了动态储量的准确定义,建立了以现代试井分析方法、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全生命周期的单井动态储量评价技术,并以塔中气田为例分析了压力折算、生产时间、气井产水、初期大产量生产等因素对动态储量计算结果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技术流程降低了动态储量的不确定性,为井网优化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8月14-15日在昆明市召开(始称“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共有近35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在开发分会场做了《Blasingame方法黑匣解密及其在凝析气井动态储量评价中的应用》的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此文揭开了商业软件的黑匣子,为提高动态水平奠定了基础。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9月27-29日在贵阳市召开,共有近26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在开发分会场做了《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及在油气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的报告,并被评为2014-2015年度石油学会百篇优秀论文,为该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及普及奠定了基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作为油气藏动态描述的两大工具之一,产量不稳定分析软件(RTA与Topzae)在各个油田迅速推广普及。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一本著作对该理论和技术进行过系统、全面的阐述。2013年《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及应用》(245页,45万字)一书的问世填补了这项空白,该书可方便读者深入了解现代产量递减分析理论图版曲线的制作过程及相应软件的“黑匣”内容。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出版二个月后,二次印刷,现在市场上已经告罄。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5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11月4-6日在武汉市召开,共有近24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课题组常宝华博士在开发分会场做了《基于地震反演属性的缝洞型储层三维数值试井方法》的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
2007-2015年,通过近10年的研究,突破了强非均质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动态评价、储量动态评价、产能评价等难题,形成了动态评价技术系列,较好满足了这类复杂气藏有效开发的迫切需求,2019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动态描述技术》一书系统介绍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9月28-29日在银川市召开,共有近33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设置了地质勘探、气藏开发、采气工程与地面建设、钻完井工程与综合等4个分会场,交流技术报告170余个。在开发分会场做了《气井多井试井分析理论与应用》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2016年起设置1/2/3等奖,每个分会场指标10/10/10)。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10月19-20日在杭州市召开,共有近49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选出120篇论文在4个分会场交流,在开发分会场做了《多井试井分析方法及其在库车超深层气藏中的应用》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11月15-16日在福州市召开,共有近60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选出185篇论文在5个分会场交流,在开发分会场做了《库车超深裂缝型致密砂岩气藏试井分析技术与实践》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2016-2018年的三篇论文,为克深气田群的储层动态认识、孔缝断三重介质渗流理论的建立及开发机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克深气藏试井动态描述技术被编入《气藏动态描述和试井》(第三版,574页,81万字,2020年)一书。该书基于试井分析基本理论,从储层动态描述的新视角,讲述了如何应用试井资料研究气藏、研究储层,并以中国近30年来大量的气田实测数据为例对不同类型气藏动态描述进行了详细介绍,它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为数不多发行量超过10000册的图书之一。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9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10月31-11月1日在合肥市召开,共有近70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选出近200篇论文在6个分会场交流,在开发分会场做了《超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中几个关键问题探讨》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 论文摘要如下:动态储量是气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以及中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的重要依据,高压、超高压或裂缝性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是气藏工程师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性工作。本文从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有关动态储量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累积有效压缩系数、p/Z曲线特征、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压降曲线拐点临界条件、动态储量起算条件、未达到起算条件时的经验法及基质供气能力对动态储量评价的影响。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20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10月31-11月1日在重庆市召开,共有近70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选出近200篇论文在6个分会场交流,在开发分会场做了《超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的挑战、对策与建议》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 论文摘要如下: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压缩系数数值难以准确确定,p/Z曲线拐点出现较晚;推荐采用不考虑压缩系数的方法进行动态储量评价;根据生产时间长短可依次采用单位累积压降产气量法、视地质储量外推法、半对数曲线分析法、非线性回归法;根据动态储量评价结果,可反算累积有效压缩系数用于水侵量计算。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23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6月1-2日在南宁市召开,共有近75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由于疫情影响,2021年会延至2023年举行)。选出近200篇论文在6个分会场交流,在开发分会场做了《深层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技术》的报告,被评为一等奖。此文为2019年以来有关深层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问题的总结,旨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流程化,2021年出版了《深层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技术》一书,立足于手工分析,以例题的方式,较好地呈现分析方法和计算步骤,有助于油气藏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有助于熟悉软件黑匣内容,进而有利于提高气田动态分析水平、提升气藏开发水平和效果,更好地服务生产。